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场寻找幸福的美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01:5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部小说就像一个梦,人们在这里懒洋洋的沐浴,回忆与遗憾、心悸与愤怒、丑陋与美好一起充斥着心灵。读王佩飞小说就如同在经历一个个年轻时的梦,那里有许多善良的人们和简单的人事。   

  王佩飞说:“小说对于我来说、它是一生的梦。小说就是我的赏心乐事,就是我的如歌旧梦。”人类之所以怀旧,就是留恋生命中那些最繁华、最神秘、最动情、最本质的东西。“踏雪鸿踪,留作指爪”,即使是伤心史、苦难史,只因情真意切,也感动人心。所以无论是“洪泽湖系列小说”,还是“西部塬上系列小说”,善良,温暖,人性中的美好总是他要表现的本质内核。这些偏僻,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地方,却成为王佩飞驻扎理想的精神家园,他在里面做着一个个寻求人世间幸福的美梦。   

  王佩飞的短篇小说《邂逅》,就是在忧郁的黄昏里轻轻吟唱的一曲心灵小调。它温暖,迷人,如窗外的飞鸟,在追逐着自己年轻的梦。这梦里有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它发生在一个偶然的午后,男主人公是一个爱着初恋、怀抱理想的农民工,女主角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知识女性,一个看似毫无可能的恋情,却发生在一个如梦一般的午后。这种偶然性的描写,莎翁早有定论: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小说中反复提到徐志摩《偶然》这首诗,除了表现生活的多样性,人生的偶然性,发生的可能性,也意欲在说明美好就藏在今天、明天的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只要我们的心灵是温暖、美好的,就一定会邂逅到美好的人生。王佩飞最后的指向唯有一个,那就是人的灵魂应该是纯净的,爱情是美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谁也不能剥夺。王佩飞竭力使《邂逅》的语言做到轻松和内敛,读起来有一种新鲜的质感和厚度,犹如一幅色彩斑驳的油画,让每一个句子似乎都能够像画布上那些有力的笔触那样打动读者的心。故白癜风治疗需多少钱事情节并不曲折,他们在尘世间受到了伤害,又于茫茫人海中找到了真爱,彼此走到了一起,但其中描写的最质朴、最自然、最纯净的真爱还是深深打动了我。很显然,《邂逅》是一场寻找纯净爱情的美梦。   

  《黑羊礼》则是一篇关于副村长老福祥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中篇小说。小说人物不是很多,主要有副村长、村长、白局长、兴旺等少数几个人,这也是王佩飞小说的一个特点,就是每篇小说重点只放在两三个人物身上,其他人物都是粗线条带过,仿佛要给人一种复杂人世间的关系也该如这些人物关系一样简单的感觉,这当然只是作家的美好愿望。事实上,有一股股黑暗的势力隐隐藏在小说的背后,白局长最后要被退居二线,就让我们明白了王佩飞不是不知道官场的复杂,而是不愿意去描写,他宁愿在一个简单的世界里,用简单的方式,来为我们造一个理想的天堂。老福祥最后赶着一只黑羯羊给县长送礼的场景,让人忍俊不禁,同时却深深地被老村长的行为所打动。顺便说一下,这样的结尾是王佩飞精心设计的结果,几乎他的每一部小说,不但重视题目的新意,如《奔跑的树》、《带着村长上路》等,更重视结尾。他的小说结尾往往会给人一种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这是小说中人物对精神家园的执着回望和读者最后的情感皈依产生的共鸣。《邂逅》是这样,下面我要说到的《父亲的十字架》亦是这样。在《黑羊礼》这部小说中,王佩飞想写出的不仅仅是老村长身上闪映的如美酒般醇厚的人性光辉,更想写出的是他对这个世界怀抱着的理想情节。因此,在写这个人物的时候王佩飞尽量把他写得憨直热情。然而小说中隐笔涉及到的农民的生存境况,也是值得我们关注与反思的。也正是老福祥、兴旺他们之于苦难、困惑、艰辛背后的自尊、自信和自强,才使人类永不磨灭的温暖火种长燃不熄。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的创作内在动力,即:对于小人物命运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善良的讴歌,应该是每一个写作者理应具有的良知和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黑羊礼》其实是一场寻找诗意家园的美梦。   

  加缪告诉我们,他“不能在时间之流中逆行,不能把我爱过的、已在很久以前骤然消失的面貌重新给予世界”。的确,《父亲的十字架》中最大的难点就治白癜风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在这里,主人公王正珢对于已经消失了的过去,对于那些深藏于心中的美好事件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心中的冤屈无处诉说,倘若能够将消失的面貌重新给予世界,那么父亲背负一生的“十字架”也就可以放下了。父亲的十字架到底是什么呢?父亲退休后,在这二十多年的漫长时间里,他其实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向周雪松和马德才道歉并等待接受他们的道歉——这是因为周雪松和马德才这两位老领导知道他不是叛徒的内情、却给他的罪状留了个不作结论的尾巴,人为地给他的政治品格钉上了一副耻辱的十字架。王正珢认为,身为领导干部的周雪松、马德才向他道歉,就等于组织给他作了结论;而周雪松、马德才接受了他的道歉,自己的心灵便会得到安宁。他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不想再把旧事闹得沸沸扬扬,不想再给儿女造成压力。也为的是在众人面前、儿女面前给自己保留颜面。《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说:生命,是每一个人所重视的;可是高贵的人重视荣誉远过于生命。   

  父亲当然重视荣誉胜过生命,当年被还乡团打断了腿,又被关押了十年,拖着残疾的身体竟然活到了87岁。是什么在支撑父亲顽强的生命呢?是那个压在他心上的十字架吗?为了生存,为了最终实现自已崇高的目标和追求,权且低头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叛徒的帽子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了的。所以,他默默地独自承受着心灵煎熬,不愿回老家,不愿见熟人,对那个莫须有的罪名装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   

  其实,低头与否并非是绝对的事情,在许多情况下,低头不过是一种形式。应该认真的是低头的内容。有的人在“屋檐”下,不但低头,而且连腰和腿都弯下去了,甚至都手脚当步了,这种低头已低成了名副其实的走狗了。而另一种低头,则与人生价值、道德准则、人格尊严无关,这种低头,是为了再次昂起高贵的头。读到小说最后才知道,向受害者道歉和在等待接受道歉就是父亲心灵上那只沉重的十字架。而“我”也真正的理解了父亲,相信父亲并不是叛徒,而是一块似玉的美石,和他的名字“珢”一样洁白无瑕。《父亲的十字架》,无疑是王佩飞寻找的一场关于人格尊严与生活要义的美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