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北街名去中国化,台独已成大势

[复制链接]

623

主题

821

帖子

42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23

木猫才子木猫王子突出贡献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8:05: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许陈品今日于《观察者网》发表评论,就台独分子近来通过更改地名路名的倡议来搞去中国化的行为加以挞伐,认为此类举措不仅有损台湾历史文化典故的独特性,也对台湾居民带来困扰,实当受到谴责。

近来台湾出现一个名为“中国在台湾”的网站,内容依照行政区、街道、学校、公司行号等分门别类,列出与中国历史人物相关的名称,例如黄帝、轩辕、郑成功、孙中山、蒋中正等;或与中国大陆地区相同的省名、地名,例如台北市宁夏路、桃园市南京街等。

在路名上做文章,台北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设立这个网站的“台澎国际法法理建国连线”,之所以标出全台与大陆相关的名称,目的是大搞“去中国化”,欲将类似地名全部更改,企图把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文化纽带全部切断,实际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台独”团体。

台北地图,蒋介石的“美梦”?

关于台北街区名称的故事要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说起。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次年清政府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长达五十年之久。在台人武装抗日因寡不敌众纷纷溃败之后,日本殖民者便于台湾岛内局势趋向稳定的1920年代,开启了“町名改正”计划,希望通过日常生活的接触、灌输意识形态,将台湾人同化为日本人,从精神上化解台湾人的反抗意识。

这项计划开启后,台北市64个新町名中,只有19个直接或间接源自清代地名,比例仅为29%,而台北市已是全台湾保留最多传统地名的城市,其余城市保留下来的清代地名更为稀少。尽管当时日本的台湾总督府宣称改设新町名必须“尊重历史”,但事实证明,日本殖民者依旧以在台日人的生活习惯为优先考量,大量采取日本国内地名(如大和町、松山)与符合当地特色的日式地名(如京町、表町、荣町、筑地町)。

二次大战结束,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后,鉴于台湾民众对过去武装抗日的历史记忆,以及重回祖国怀抱的期待,国民政府以“去日本化”和重新形塑中国化为目标,发布“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希望重新命名生活空间,重塑台湾人的集体记忆,达成符合统治者需求的想象认同感。

当时来自上海的建筑师郑定邦接下了这项任务。他依据1947年的中国行政区划,大幅修改日据时期的街道名称,比如将迎接日本皇太子前往台湾神社的参拜道路——“敕使街道”改为“中山路”;将以日据时期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为名的“桦山町通”改为“中正路”。另外将大正町(日本天皇年号)、昭和町(日本天皇年号)、乃木町(第三任台湾总督乃木希典)、儿玉町(第四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佐久间町(第五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明石町(第七任台湾总督明石元二郎)等具有日式生活、充满强烈殖民色彩的町目名称全部废除,让台湾人民在日常生活能感受到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已光复的政治变动。

蒋介石更正路名、地名等去日本化的举措为人民所期待


此外,郑定邦认为台北地名若能与大陆省市名相近,更能唤起、重建台湾人的中华民族意识,也能使战后来到台湾生活的外省族群在异乡重建乡土情感,这也造成中国式地名不断涌现。所以,直到今天,台北市的街道名称大致以中国地理方位命名,例如西藏路、西昌街、昆明街就在市区西南边,市区东北方则以东北三省的城市为主,如长春路、吉林路、四平街(吉林省四平市)。这种安排后来还衍生出了一段政治趣闻,有附会者笑称这是蒋介石“反攻大陆”不成,只好拿着台北地图消遣,做着“统治全中国”的美梦。

除了采用大陆行政区划名称,中国历史人物也成为新路名的典故,如在唐代安史之乱殉国的睢阳太守张巡,死后被追封为保仪尊王,于今天台北市文山区建有祭祀的庙宇,故该庙前有“保仪路”,另有纪念南宋末年名臣文天祥的“天祥路”,明末清初延平郡王郑成功的“延平路”、“成功路”,清末辛亥革命的“辛亥路”、革命先烈黄兴(字克强)的“克强路”、台湾光复的“光复路”,无不是中华历史与地理在台湾地区的再现。

文化纽带不能毁在“台独”手中

由于国共内战的缘故,1949年以后两岸便形成“尚未统一”的政治状态,但台湾也没有从中国分裂出去,在台湾以地名、街道名称等体现中华历史文化、省市名,也算是两岸间的精神纽带之一。只是两岸因政治因素相互阻隔了60多年,再加上日本殖民的50年,两岸实则已经分离长达110多年,不仅本省人因缺乏实际生活经验与沟通渠道,对中国大陆只剩下相当抽象的意象;1949年后来台的外省族群也已繁衍至第三代、第四代,和在中国大陆的原乡几乎难以有所联系。对于今天的台北市民来说,街区名称仅仅是个名称而已,要想以此勾连两岸恐怕已经很难。

何况民进党统治时期,也一直在全台鼓吹“去蒋化”、“去中国化”。“总统府”门前的“介寿路”,原意是为了庆祝1947年“蒋介石六十大寿”而得名;到了1996年,时任台北市长的陈水扁为了“去蒋化”,把“介寿路”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沿用至今。2006年,执政的陈水扁继续实行“去蒋化”,将“中正国际机场”改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隔年,陈水扁政府发起“台湾正名运动”,其教育主管部门将纪念蒋介石的“中正纪念堂”改名“台湾民主纪念馆”,并将纪念堂前牌楼上象征“中正”的“大中至正”拆除改换为“自由广场”,同年,“中华邮政”被改名为“台湾邮政”,“中国石油公司”改为“台湾中油公司”,“中国造船公司”改为“台湾国际造船公司”等等,可谓罄竹难书。国民党重新执政后,虽然马英九政府也做过一些努力,比如将“中正纪念堂”改回原名,但也受到了“台独”及民进党很大的反弹,最终牌楼上的“自由广场”仍旧被迫保留。


再回到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台澎国际法法理建国连线”,虽然他们努力整理出全台湾与中国大陆地名或中华文化相关的街道、学校或公司行号名称,然而却错误百出。以台北市“大安区”为例,该区原名大湾庄,在清代兴建大安圳后才改名“大安庄”,但该网站却硬要将清代已出现的地名和1958年才出现的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扯上关系;此外,台南市“永康区”来源是日本殖民的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名称取自清代“永康上中里”,才设置永康庄,和大陆浙江省“永康市”完全没有半点渊源。至于台中市“龙井区”,也是在1920年根据庄内古名“龙目井”之头尾二字而改称为“龙井庄”,与吉林省延边州“龙井市”毫不相干。况且日本殖民台湾时期,殖民者欲增加台人对日本的认同,完全不可能刻意使用让台人怀念中国的地名。

还有,该网站指台北市大同区“永乐里”是含有中国明朝的“永乐”年号意涵,但日治时期该地的“永乐町”得名来自景观相似的“永和街”与“长乐街”,与明代“永乐”年号风马牛不相及。而台北市北投区“明德路”被该网站附会为“孙文谱字明德”,完全忽略根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衍生的新民路与至善路。而台北市大同区的“大同”,除了取自清代“大隆同”、“大龙峒”的古名,亦采儒家对“大同世界”的期望,该网站却称其含有山西省“大同市”的意义。以上为笔者根据网站内容信手拈来的部分考察结果,牵强附会的内容所在多有,就不再一一赘述。

在台湾逐步被“绿化”的背景下,加强两岸文化联系是唤起民众统一意识的有效方法,然而该网站以粗劣手法,不惜张冠李戴、穿凿附会,不仅增加了台北居民生活困扰,更重要的是,扭曲了台湾历史文化典故的特殊性,更应该受到台湾人民的谴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