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似被前缘误(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18:5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唐代才女鱼玄机曾写过一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首《赠邻女》的诗,诗曰:“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在封建时代,处于整个社会最底层的柔弱女性毫无地位可言。就婚配嫁娶、两情相悦来讲,稍显富贵的男人们不仅可以妻妾成群、使奴唤婢,而且还可以青楼买春、混迹金粉,更不用说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了,而女性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缘分天定、从一而终。男人的喜新厌旧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无情冷落、移情别恋,总是让女人们从内心深处发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怨恨、无奈与哀叹。朱门绣户的大家闺秀与谨遵妇道的小家碧玉尚且如此,又遑论那些朝秦暮楚、人尽可夫的烟花歌妓了。宋词中有一首无名氏的《雨中花》,就一览无余地表达出青楼歌妓渴盼早日脱离风尘的强烈愿望。其词曰:   

  我有五重深深愿。第一愿、且图久远。二愿恰如雕梁双燕。岁岁后、长相见。三愿薄情相顾恋。第四愿、永不分散。五愿奴哥收因果,做个大宅院。   

  这首《雨中花》,几乎完全脱胎于南唐冯延巳的《长命女》,只不过《长命女》是为士大夫家的家伎所写的祝酒词:“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因此这首词基调明朗、用词平白、气韵沉健、言简意赅,能让人很明显地看出“祝愿”与“祝福”的“吉利话”、“奉承话”的因素,普通得就像我们新春期间常说的“祝您节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而这首《雨中花》却重在“祈愿”与“誓愿”,表述的是风尘女子深思熟虑、梦寐以求、急切盼望的人生结局。   

  这首词以第一人称“我”的表达方式,倾诉了宋代歌妓的“五重深深愿”。由于厌倦了强颜欢笑、卖弄风姿、供人玩赏的屈辱生活,她们真切地盼望着自己能像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小女人那样,与知冷知热、相爱相惜的心上人永结同心、厮守百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种“且图久远”的家庭生活既安稳又长久,既热烈又温馨。第二层愿望表达的是夫妻之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和谐相处、比翼齐飞,就如梁上双燕,年年岁岁、燕去燕归、相依相恋、不离不弃。第三层愿望则是对“薄情郎”提出的要求,祈望他悉心呵护、惺惺相惜,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薄情”,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是女性对情郎的爱称或昵称。在古代,风尘女子从良之后,很难冠冕堂皇地居于正房妻室的地位,因为此举有违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算是名正言顺、明媒正娶,她们只能以卑贱的妾媵身份出现于婚姻家庭中,很难得到夫君及其家人的眷顾与爱怜。第四愿表达的是真诚相待、终身相伴,绝不能翻云覆雨、朝三暮四、始乱终弃。前述四愿——“图久远”、“长相见”、“相顾恋”、“永不分散”,乍一看去,似有重复,但却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不同愿望和要求,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第五愿则是统揽全篇的核心所在,即希望情郎将自己风风光光地隆重迎娶,做有名有实的正堂夫人,而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偏房姬妾。“奴哥”,此处为自称,也是当时人们对年轻女子的昵称。“收因果”,也作“收园因果”,乃宋元时代的俗语,意即“收场”、“结果”。“宅院”,也是宋元俗话,意同“宅眷”。北宋词人柳永的《集贤宾》一词中就有:“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这表明青楼歌妓企盼真正从良,与有情人结为名副其实的夫妻,成为管理家庭事务的女主人。从“大宅院”一词中就可以看出,她的最终愿望是“当妻不做妾”、“居正不居侧”。   

  反观上述五愿,一言以蔽之曰:她希望有情人给自己的是一个稳定长久的、美满和谐的、互敬互爱的、夫唱妇随的婚姻家庭。毋庸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置疑,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都是一个女人对婚姻家庭最朴素、最合理的基本要求。尽管那个时代也有少数风尘女子能得以脱籍从良、婚配情郎的,但真正能实现这“五重深深愿”的,真可谓是凤毛麟角、亘古少见!   

  蜀中妓,佚名,生卒年不详。   

  在唐宋时代,蜀妓或蜀中妓的称谓很容易令人想到那些善于轻歌曼舞、长于金石丝竹、工于诗词歌赋、精于水墨书画的才女,驰名古今的薛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正如南宋诗词名家周密所言:“蜀娼类能文,盖薛涛之遗风也。”据说在那个时代,川中女儿不像其它地方的女孩子那样,谨遵“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除巧于女红之外,还可以读诗书、学字画、通诗词、研音律。无怪乎宋词中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比较著名的两首歌妓词皆冠之于蜀中妓、蜀妓之名号。   

  周密在其《齐东野语?卷十一》“蜀娼词”部分就收录了一首蜀中妓的《市桥柳?送行》。原词无调名,以“折尽市桥官柳”一句提要缩减为词调。其词曰:   

  欲寄意、浑无所有。折尽市桥官柳。看君著上征衫,又相将放船楚江口。后会不知何日又。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苟富贵、无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   

  不难看出,这首词乃蜀中一位歌妓在为情郎送行饯别时所作的,而这位年轻书生极有可能是出川东下去京城杭州求取功名的。全词一气呵成、简洁流畅、平白如话,而且词风率直、柔中带刚、别具一格。   

  词一开始,作者便直接说出自己很想临别相赠,用以表达自己的深挚爱意、缱绻别情与永志不忘的心绪,但身无长物、一无所有,只能“折尽市桥官柳”送给心上人。折柳相送,本身就可以表情达意,但却要“折尽市桥官柳”,可见爱意之浓厚、别情之深长、相思之久远。折柳赠别,是自汉代以降常见的习俗典故,而这里却能别开生面、以多言深。   

  当望着有情人打点好行装,即将登上顺江而下、直抵荆楚的舟船时,这位歌妓在依依不舍中又多几分豪情壮志。尽管不知道两人何时再相逢,但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不能依恋家园、为情所困,更不能为追求“长相厮守”的甜美温馨而蹉跎岁月、虚度年华。只是等郎君功成名就、仕途通达时,不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忘掉昔日的恩爱情分和千金一诺。结末二句,这位通情达理、英气逼人的女子指酒设誓——“若相忘,有如此酒”——如果食言而肥、人间相忘,就像面前的这杯酒,当空抛洒、弃之尘土!   

  正如何林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