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乞讨者种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22:0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一个将要步入小康社会的国家而言,乞讨者总是令人尴尬的。作为一方政府,会以街头出现不计其数的乞讨者而蒙羞。作为寻常百姓,常常会为门外出现乞哪家医院能够治愈白癜风讨者的求助,而生怜悯之心。   

  当同情心能慰藉一个弱者的心灵时,很多人都会施以小费去资助一位街头的乞讨者的。   

  通常而言,对头发花白的老人,理应是要资助的。无论他(或她)是处于何种境遇。凡上街乞讨的老人,必然有其隐衷,要么是无儿无女,孤苦伶仃;要么是儿女成群却推三阻四不愿赡养。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有同情并资助他们的义务。   

  对残疾人应该无条件资助,无论他们处在何种年龄段,只要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整个社会都应当去同情资助他们。   

  凡事又不能一概而论,还需一分为二地看待。就乞讨者群体而言,并非都是纯而又纯的无助者,其中也混杂着一些怀有不同目的的取巧者。如果统统都不加分析地烂以施情,不但对怜悯者与被怜悯者不利,而且对整个社会大环境亦有着诸多不利。譬如浙江杭州那位浪迹街头近10年的“老摔哥”曹文轩,在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上无数次地假摔,博得了多少怜悯者的同情,又获得了多少怜悯者的资助啊!而此类现象又非个别,因此怜悯者务必要细加分析,区别对待,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怜悯者。   

  前不久,在广场一角看到一对父女。为父的大约三十来岁,模样周正,衣着整洁,有一副好嗓子。小女四、五岁,天真活泼可爱。那甬道边立着一个牌子,白底黑字几个醒目的大字:“我想有个家”。小字内容大意是说家乡遭灾,小女母亲又遇不测,如今家破人亡……云云。为父的在广场播放器的伴奏下引吭悲歌,小女一边向围观者致谢,一边兴致勃勃地来回敛钱。   

  我怀疑这是一个骗局。一位年富力强身无残疾的男人,为何不去打工奋斗挣钱,而要急急忙忙地先要有个家呢?想成家也无可指摘,为何不到婚介所去求助?那里有的是有票子,有房子,有车子并有同情心的而又恰好没有孩子的单身母亲呢。似乎没有多大理由非得要在广场上去攒足买房娶妻的钱吧?   

  退一步说,就算这不是骗局,依我看,其所为无论对年富力强的父亲,还是天真无邪的小女,能有多少益处呢?为父的等于自我剥夺了自食其力的本能,为女的则很易养成不劳而获的恶习。只要父女俩沿着乞讨这一条路一直走下去,顺利也好,坎坷也罢,最终结果只能是丧失本能,同时也逐渐培养出了小女的诸种不良习性。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的确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白癜风有哪些症状ask-mip.39.net/mip/question/27325370.html]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url]的赔本买卖。   

  或许,这还不算是很艺术的乞讨。听说国外曾经有过一种上下一条龙的丐帮组织,有专门的教师爷,有专门的化妆师。教师爷负责教导如何哭穷装可怜;化妆师负责如何将人的整体面貌及面容肤色用手段产生质变,让人一眼看上去是那么老态龙钟或病入膏肓。总而言之,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外在形式,去赚取人们廉价而慷慨的同情怜悯之心。   

  无论是国外花哨的艺术乞讨,还是国内朴实的非艺术乞讨(也许国内的艺术乞讨已经存在,只是未被发觉而已),一旦被世人觉察或被媒体披露,其社会副作用是可想而知的。很有可能会一竿子一大片——原本该被同情怜悯的乞讨者也都一股脑地株连进去,甚至于该受到资助的却受不到资助,不该受到资助的,反倒受到资助。   

  或许我不该在此吃饱了多嘴生事,只是这世间的事原本不该这样,而现实却非得这样,实在让人憋得慌。   

  2013-8-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