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惠民文创文化消费成果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0 07: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该如何破题?

  第七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每年消费季期间,景区、博物馆都会成为活动主要角色之一,当市场正在被越来越多年轻群体所占据主体时,如何让很多具有时代感的景区和博物馆更好与市场沟通,成为经营者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当下很多景区和博物馆,都给出了通过“文创产品”与市场交流的答卷,虽然有些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不过目前仍存在很多需要攻克的难题。

  

  文创产品与新消费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新消费”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很多行业人士也对此认为,文创产业与新消费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伴随市场整体趋势,或许未来五年左右会迎来一次真正的爆发。不难发展,这两年文化消费已出现越来越多种形式,“公园文创”、“文博文创”等都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甚至在今年的惠民文化消费季也可以发现一些趋势。

  据介绍,为突出市属公园、文化文物单位的文化推介、创意设计、产品营销等内容,本届消费季重点吸收了香山公园香山奇妙之旅暑期活动、紫竹院公园第二十六届竹荷文化展、北海公园第二十三届荷花节、景山公园2019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圆明园第二十六届荷花文化节,以及首都博物馆精品展销、文博衍生品特卖等活动。

  对此依文?中国手工坊副总裁刘文玲也介绍,作为参加消费季的企业,今天重点内容是打造“场景化消费”吸引年轻人关注。“现在年轻人喜欢晒、喜欢打卡、喜欢新鲜的东西,只有把年轻群体吸引到你的场景来,才会有购买动机。我们通过改造场景,把很多手工艺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场进行体验,让年轻消费者在体验和互动过程中,追求自己的个性标签,从而让场景体验促成年轻者的消费”。

  据了解,今年“北京惠民文化电子券”继续投放超过1亿元的补贴额度,适用七大领域里。针对文创领域,今年还专门新增一项“文创产品”,可以用于“博物馆文创”、“北京礼物”等销售渠道。对此刘文玲也表示,这次惠民文化电子券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补贴对文创产业也有很大好处。不过针对年轻消费渠道,在渠道上除了优惠,还应该有更多举措,比如就是景点相关产品更加个性化、专属化,这样才能让年轻人拥有“看得见的风景,带得走的情怀”。

  

  景区文创产品背后的“IP”

  回顾近两年文创行业的新闻不难发现,以故宫为主的不少景区文创产品,在上市后甚至会成为社会热点事件。这也让很多博物馆中的文物、景区中的风景逐渐成为网红,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博物馆与景区。

  对于这类现象,北京设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邱冀重也介绍,以故宫博物院为例,目前其已具备一定的“IP属性”。不过相比很多景点来说,故宫本身历史是非常厚重的,再加上其自身文物数量,以及长期文化传播中,都形成了很大优势。所以不难看到,具有故宫文化性的产品,比如彩妆系列,一经问世就引发消费追捧,也因为其本身代表皇家文化的价值观。还有类似的“IP属性”就是天.安.门,人们一提到天.安.门就代表爱国,不过目前在开发天.安.门价值观上面,还处于比较少的数量,但作为全国人民心目中比较特殊的位置,天.安.门的“IP”本身价值也是比较直观的。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资讯部主任成淇也表示,文创产业可能需要分成两个圈层,核心圈层就是基于人类智慧创造,是具有独特性的无形资产,相对来说边际收益是递增的,但边际成本是递减的。而现在谈的文创产品,应该属于第二圈层,就是基于第一圈层,具有流量、价值属性形成衍生产品。这就要考验景区、博物馆等能不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文化、流量属性,最终变成“IP”。对此行业也普遍达成共识的是,通过一些景区文创产品的成功,也不难发展大家对景区的情绪还是很高涨的。所以,尤其是景区、博物馆等,只要找准其“IP”价值和承载的时候,相关的文创产品会更好销售。甚至有人称,比如恭王府的“天下第一福”,光“福”字到现在的销售额肯定不会低于5000万。

  未来该如何打造文创产品

  对于景区来说,该如何打造一款属于自己的文创产品?对此,第七届惠民文化消费季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文创产品要有文化性、艺术性和实用性,“毕竟文创产品跟普通产品相比,就是要有一定文化内涵,体现历史传承。但同时也要有艺术性,要让消费者觉得好玩、好看。最后就是一定要实用,不管它是板架、杯子、衣服,包还是电子产品”。

  对此也有专家表示,很多景区在做文创产品时为求保险,基本上没有太多创意。但做的较好景区和博物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不仅在做文创产品,而是在做文创产业的生态链。对此消费季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力图让消费者能体验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参观过程中停下来喝杯咖啡或着茶,然后到文创商店买一件商品。就个人来说,整个过程体验是非常好的,因为当最后走到文创店时,不会让人感觉似乎去博物馆就是为买文创产品。所以,对于景区或者博物馆来说,就要多去想一想,到底在做文创产品还是在做一条文创生态链。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在全国范围内也掀起了文化、文物单位对于文创产品开发的热潮。不过目前仍还有很多题材等待着市场的挖掘,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也对此表示,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在类似惠民文化消费季期间,可以尝试更多结合“三个文化带”建设的主题,挖掘北京自身文化历史经脉。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也会让文创产品更加丰富,“一方面是时代使然,进入新时代,我们有了更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从历史责任感角度来讲,这样的创意性方式,也能够让不同年龄层面的群体,更好的接受文化消费”。

  不过对于未来文创产品在市场方面的开发,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平台负责人吴玥也表示,不管博物馆还是公园景区,目前不缺的,是前端资深专家、设计师、策划人和学者,现在最需要攻破的难点,是缺乏一个共同合作的机制。对此吴玥也坦言,在现实情况看,特别是在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板块,很多人愿意为这个事业付出努力,让年轻人喜欢。但是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沟通成本是比较高的,所以吴玥也呼吁要尽快构建这样一个相关的合作机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