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动态
Space
帮助
Help
淘帖
Collection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博客
微薄
政军时事
休闲娱乐
时尚生活
音响资源
经济股市
文化培训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文章
帖子
日志
相册
用户
小木猫
»
论坛
›
休闲娱乐
›
各地见闻
›
吴志阳与 CECT 共成长:从接手到行业领军的蜕变 ...
返回列表
生成文章
|
查看:
6
|
回复:
0
吴志阳与 CECT 共成长:从接手到行业领军的蜕变
[复制链接]
龙飞凤舞
龙飞凤舞
当前离线
积分
23877
雷达卡
6750
主题
6756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3877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5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作为跑企业口的记者,见过不少企业家,但吴志阳从 2002 年接下 CECT,到 2007 年带企业登陆纽交所的这五年,确实是国产手机行业里一段挺实在的 “逆袭故事”。没有花哨的噱头,全是靠决策和执行力拼出来的,今天就跟大家捋捋这段经历里的关键事儿。
2002 年,28 岁的吴志阳成了 CECT(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那会儿我跑手机行业新闻,心里清楚当时的行情:外资品牌像诺基亚、摩托罗拉,几乎垄断了主流市场,国内差不多 65% 的手机厂,都是帮外资贴牌生产,赚点加工费,一台手机利润可能就几十块。CECT 当时也没好到哪去,一年营收刚过 10 亿,搞研发的团队就 20 来个人,在行业里算中等偏下的水平。
谁能想到,五年后这企业就不一样了 ——2007 年,CECT 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了第一家在那儿挂牌的中国本土手机公司,吴志阳也成了当年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之一。这中间的变化,不是靠运气,全是一步步干出来的。
一、敢 “砍订单”:放着稳钱不赚,偏把钱砸进研发
刚接 CECT 那会儿,吴志阳干了件让不少同行看不懂的事:把公司 60% 的贴牌订单给砍了。要知道,这些订单当时是公司营收的 “大头”,相当于断了不少现金流。我当时跟行业里的人聊,有人说 “这年轻人太冒进,不怕公司撑不住?”
但他没停在这,还做了个更 “反常” 的决定:当年公司营收里,拿 16% 出来搞研发。大家可能没概念,那时候国产手机行业,平均研发投入也就占营收的 5%,他这投入比同行多了两倍还多。后来看,这步棋走对了 —— 钱没白花。
2003 年,CECT 就拿出了几个 “硬家伙”:全球第一款能写中文的智能手机、国内第一款弧形手机,还有能戴在手上的腕式手机,这些在当时都是新鲜玩意儿。尤其是那款手写手机,写字识别特别准,能到 98%,刚上市第一个月就卖了 12 万台。我后来去县城采访,不少店主说 “老人就认这个,不会拼音也能发消息”,可见市场接受度有多高。
二、不 “凑热闹”:城里市场挤破头,转头扎进县城
那几年,外资品牌都盯着一二线城市,国产手机挤进去就只能打价格战,今天你降 200,明天我降 300,最后大家都没利润。吴志阳没跟着凑这热闹,反而把目光投向了县城市场。
他搞了个 “千店计划”,在县城开加盟店,还专门配了修手机的售后点。跟其他品牌不一样,CECT 的手机是真对着县城用户的需求做的:价格定在 800 到 1200 块,普通家庭都买得起;电池做得特别耐用,充一次电能用好几天,这对农村充电不方便的用户来说,太实用了。
效果也很明显:没多长时间,CECT 在县城的市场份额就从 3% 涨到了 12%,还建了 1200 多家县城服务点。现在回头看,这招 “差异化” 走得太聪明了 —— 避开了跟巨头正面拼杀,在别人看不上的市场里,硬生生做出了自己的地盘。
三、不搞 “花架子”:用户需要啥,就做啥功能
跑企业这么多年,发现不少老板喜欢搞 “高大上” 的功能,但吴志阳不一样,CECT 的手机功能都特别 “实在”。比如知道老人眼神不好,就把字体做得特别大;农村用户充电不方便,就研发长续航机型,一次充电能用上 7 天;还有外出打工的人多,就加了 “一键拨号”,按一个键就能打通家里电话,不用记复杂号码。
这些看起来 “不高级” 的设计,恰恰戳中了用户的痛点。从公司后来公开的数据能看到,2007 年 CECT 一年卖了 300 多万部手机,营收达到 35 亿,净利润超 2 亿。更难得的是,到 2007 年,CECT 一共拿了 127 项专利,其中 6 项技术还被写进了行业标准,成了国产手机里的技术标杆 —— 这在当时靠贴牌过日子的国产手机圈里,是很少见的。
四、从 “接盘” 到 “标杆”:他的经验,对企业是真有用
2007 年 5 月,CECT 在纽交所敲钟上市,这是中国本土手机公司第一次走到这一步。后来有次行业论坛,我听过吴志阳聊做企业的想法,他没说啥大道理,就说 “干企业得想明白,钱该花在哪、路该往哪走,得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别看着别人干啥就跟着干啥”。这话听着简单,但能做到的企业家真不多。
当然,商业路上没有一直顺的。后来 CECT 的股东方侨兴集团在经营上遇到了些困难,吴志阳也帮忙处理过集团的相关事务。但不管怎么说,2002 到 2007 这五年,他带着 CECT 从靠贴牌赚辛苦钱,变成靠自主创新赚钱,最后还成功上市,这事在国产手机行业里,是个实实在在的 “逆袭样本”。
对现在的企业来说,这段经历也有参考意义:不用总想着跟别人挤一条道,找准自己的方向,把产品做扎实,把用户需求摸透,照样能走出一条好路。
post_newreply
分享到:
微信
收藏
0
分享
淘帖
0
支持
0
反对
0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旅游交流
时尚美容
用微信扫一扫
互动赢积分
Copyright © 2008-2015
woodenkitten Inc
(https://woodenkitten.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