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人下蒜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02:5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俗谚,看人下菜碟儿。不过这话到了陶侃那儿,需要改一改,成为:看人下蒜碟。   

  《世说新语俭啬第二十九》:“苏峻之乱,庾太尉南奔见陶公。陶公雅相赏重。陶性俭吝。及食,啖薤,庾因留白。陶问:‘用此何为?’庾云:‘故可种。’于是大叹庾非唯,兼有治实。”   

  陶公就是陶侃。陶侃出身低微,但有才干,肯努力。爬得挺快。后来位至侍中、太尉等职,封长沙郡公。庾亮因为兵败寄人篱下,陶公招待他,“啖薤”,就是吃藠(jiao)头。跟现在说吃咸菜一样的意味。“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曹《塘上行》)——这是贱物。庾亮也挺乖巧,知道今不比昔,曲意拍马。因为陶侃务实简朴是出了名的。虽然简朴本来就是个暧昧的词。但庾亮明白,在陶侃面前表现一把务实和勤俭,却一定可以博得主人的欢心。“庾因留白”,那就是薤白还可以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种,就说明陶侃端上的是生的蒜头。连盐醋腌渍都不需要,也就连盐醋都省了。   

  藠头古代就叫“薤”。为省事,查一下百度百科:薤又名藠头---(藠,音叫,ji鄌),小蒜、薤白头、野蒜、野韭等。内蒙、山西人称“薤”为“害害”。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一种蔬菜类植物。原产中国。陶公以悭吝入《世说新语》“俭啬”条,可见是真吝啬。当然,彼时的陶侃不再是往年那个寒门书生了。因此陶侃也可能有看人下菜的意思。   

  因为同样这个陶侃,在未发达之前,还有一次招待客人的著名记载。这一故事记载在《贤媛》篇。贤媛者,贤惠女子也。说的是陶侃的母亲。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陶母自是一等一的见识。为儿子结交当世名士,陶母不惜剪掉长发编成假发卖掉换米——假发在古代很受贵族女子欢迎;从家中支持房子的柱子上削下一半木头,做柴禾;把草垫子铡了给客人喂马。本钱下得这么大,让人不感动都不能。自然,天上不会掉馅饼,陶侃也指望着丰厚的回报。不过这话又不能从自己口里讲出来,所以就一个劲地送范逵,快出去一百里地了。范逵当然也心知肚明。你不就想让我给你传传美名吗?我到洛阳给你吹就是了。我们不知道陶侃的这一次待客有没有薤白。我想,应该是有的。因为那实在是一种很普通的菜。但贫寒时的薤白跟富贵中的盘中物,因为待客的心态变化了,嚼起来的滋味会不太一样的吧。   

  我是在无意中发现学校场的杨树下长着一丛一丛野蒜的。这种野菜,在我们这儿,不知道是不是本来就有,还是别处的种子随风或者被飞鸟带来。在本地还真是少见。野蒜很皮实。春天天上地下都还一片灰黄,野蒜就在疏落的枯草间绿茵茵地冒出来。细若发丝。春天剜野菜不过就是好玩,荠菜,波波丁(蒲公英)最常见。没见过挖野蒜的。那么小,几乎采无可采。也许很多人还不认识。这样也就没人打扰它们,竟能安安静静地长起来。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杨树那么高大,青草又那么蓊郁,野蒜隐在树下,杂生在草中,真是藏得住了。   

  其实,野蒜在北方也不算稀奇。只是,“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北方人很少吃它。这种不起眼的野菜在汉魏的时候名气很大。汪曾祺先生《故乡的食物》一文中,介绍过野蒜——古人叫“薤”:   

  “我到内蒙去调查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的材料,准备写一个戏。看了好多份资料,都提到部队当时很苦,时常没有粮食吃,吃“荄荄”,下面多于括号中注明“(音“害害”)”。我想:“荄荄”是什么东西?再说“荄”读gai,也不读“害”呀!后来在草原上有人给   

  我找了一棵实物,我一看,明白了:这是薤。薤音xie。内蒙、山西人每把声母为X的字读成H母,又好用叠字,所以把“薤”念成了“害害”。   

  薤叶极细。我捏着一棵薤,不禁想到汉代的挽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晰,露晰明朝还落复,人死一去何时归?”不说葱上露、韭上露,是很有道理的。薤叶上实在挂不住多少露水,太易“晰”掉了。用此来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贴切。同时我又想到汉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故尔能近取譬。”   

  不知怎的,我总觉得汉魏时的诗歌有很深重的忧伤气质。这与先秦时代的《诗经》很不一样。即便讲伤心事,《诗经》多能“哀而不伤”。即使发怒,也是温柔敦厚的。而《古诗十九首》,读起来,却感到寒气逼人。也许高祖的一曲《大风》已经隐隐地奠定了大汉苍凉悲壮的基调。这样说,当然无理。不过一首《薤露》,就拨动了后世多少人的心弦。   

  薤啊,叶子那么细长,叶上的露珠又那么小。一阵微风拂动即会碰落,又何待日晰。同为汉无名氏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意思跟“薤上露,何易晰”差不多。葵,即冬苋菜,叶子阔大。上面的露珠要等到太阳出来才晒得干——这都引起古人的感慨,何况薤上露!(“葵”在古代史很重要的蔬菜,《诗经》“七月烹葵及菽”——七月里烹煮葵菜烧大豆。)   

  所以“薤露”一词,即成挽歌代名。后代文人多用。“短歌伤薤曲,长暮泣松扃。”“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箫声将薤曲,哀断不堪闻。”——伤心时候是良药。   

  抛开文人的惺惺作态。“薤”这种蔬菜,在汉魏隋唐的时候种植还是很普遍的。汉人龚遂受汉宣帝委托,到渤海郡教化灾民,“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纲目》:薤,八月栽根,正月分莳,宜肥壤。数枝一本--一本数颗,相依而生。”那么,“百本薤”就是百多丛薤。杜甫有诗《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朋友直接给他送了三十束薤。白居易诗歌中多次提到“薤”,很多都是实指:“种薤二十畦,秋来欲堪刈。”(村居卧病三首),“笛愁春尽梅花里,簟冷秋生薤叶中。”(《寄李蕲州》)“苏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春寒》)这都是如实的叙事。   

  按说,“薤”的种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