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望轻轨 3z4gneqk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00:2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轻轨建设之初,晚报副刊搞了一次“我与轻轨”的有奖征文活动,我写的《提速现代生活》的小稿获了个小奖。北京白癜风医院于是有人不解,说我胡编乱造,连轻轨都没坐过,怎么就写出了关于轻轨的文章呢?然而,他就孤陋寡闻了,范仲淹从来没到过岳阳楼,却写出了旷世佳作《岳阳楼记》。王骆宾没到新疆之前,却写出了具有新疆风味,且世界传唱的《达坂城的姑娘》。   

  当时,没坐过轻轨的我,只是对轻轨的一种畅想。如今坐了轻轨,的确感受迥然不同。   

  开始那几年,看好轻轨者不多。认为它在地上有噪音;在地下不通气。还有就是转乘复杂,弯弯拐拐多,稍不注意就坐错了方向。我岳父有次到杨家坪,就坐去了沙坪坝,弄得他好长时间都怕去坐轻轨了。误信偏方,陷入白斑“陷阱”我经常看到空荡荡的车厢,稀稀拉拉的乘白癜风医院之地如何治疗儿童患者客也犯愁:“这不亏齐唐家沱才怪”。可是,明明上座率不高,轻轨公司却频频亮出新招,其中招数之一就是让轻轨线从主城区向远郊延伸。接着,就伸向了主城周边的巴南、北碚、大学城等。   

  两三年之后的一天,有同事因上班迟到而被领导点名批评。我问他何故。他说挤不上轻轨。我一惊:“不可能吧,我也赶的是轻轨,好像没几个人嘛?”   

  “你赶的是六号线,你去赶二三号线试试。”同事一脸无奈。   

  一转眼,六号线也人满为患了。如果上去时是扛袋灰面,非挤成馒头不可。下去时,一定又挤成了灰面。有时,你拼命挤,却挤上不去。有时,你不想下车,反而被挤出了车门。   

  尽管如此,重庆人出行,还是大多选择了轻轨。同事许可不但有私车,而且是单位管车的头儿,他旗下就有各款公车五十余辆,他想坐哪辆,随便挑。可是,自从公安严查酒驾和轻轨站修到他家门口之后,他上下班再也不自己开车了,一律以轻轨代步。尹姐两口子在主城一个开发区工作,家居北碚,上下班很不方便,天天两头见黑不说,疲劳得见到枕头就想睡觉。他俩节衣缩食,拼命攒钱,就是想买辆私家车方便工作。轻轨一通,他俩喜出望外,不但节约了一套新房的首付款,而且每天还能多睡两个多钟头瞌睡。   

  轻轨的确开始打挤了,这应该是人们对轻轨认可、钟爱的体现。轻轨仍然利大于弊,它起码上下班不堵车,没有协警贴单子,风雪雨霜雷电雾都不担心,比坐公交便捷舒服,比打的经济实惠,并且安全系数高。此外,还能近距离接触美女帅哥,还可以免费闻到香奈儿、迪噢Dior。摸包贼也少有,因为发现后无处遁形逃窜。   

  还有,轻轨还是一幅流动的市井图,在上面可以使你欣赏到一幅幅鲜活的图画。从广角看,里面的低头族最多,不论站着的,还是坐着的;不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几乎都是一个动作:埋头玩手机。偶尔也有读书看报的,但不知从书报上学什么。有一次在二号线上,一位穿着讲究、眉清目秀,肩挎公文包的、机关公职人员打扮的年轻人正坐着看《都市晨报》,一位满头白发,手牵幼童的老妪挤到了他面前。他马上把身子往下一缩,然后用报纸把脸遮了起来。有的显然是恋人,他们尽情做着各种缠绵暧昧动作,让身边人很不好意思,他们却旁若无人,陶醉其中。有的喝高了也往轻轨上挤,吐得满车厢都臭哄哄的,令人发呕。   

  尽管如此,轻轨仍然是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钻天入地,一往无前,像一条巨龙,引领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像一支画笔,描绘着市民的多彩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