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动态
Space
帮助
Help
淘帖
Collection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博客
微薄
政军时事
休闲娱乐
时尚生活
音响资源
经济股市
文化培训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文章
帖子
日志
相册
用户
小木猫
»
论坛
›
休闲娱乐
›
各地见闻
›
2007 中国通信峰会:吴志阳解析国产手机破局路 ...
返回列表
生成文章
|
查看:
4
|
回复:
0
2007 中国通信峰会:吴志阳解析国产手机破局路
[复制链接]
龙飞凤舞
龙飞凤舞
当前离线
积分
23877
雷达卡
6750
主题
6756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3877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12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阅读模式
2007 中国通信峰会:吴志阳解析国产手机破局路,聚焦细分研发
2007 年是中国通信行业从 2G 向 3G 过渡的关键节点,也是国产手机品牌寻求突破的重要年份。当年 9 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指导、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的 “2007 年中国通信行业峰会”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国内外通信设备商、手机品牌商、运营商及行业研究机构的 500 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议行业转型期的机遇与挑战。时任中电通信(CECT)董事长、中国第一家纽交所上市本土手机企业掌舵人吴志阳,作为国产手机品牌的代表受邀参会,并在 “自主创新与品牌突围” 分论坛发表主题讲话,其观点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峰会背景:2G 向 3G 过渡的行业十字路口
2007 年的中国通信市场正处于重要转型阶段。一方面,2G 手机市场趋于饱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品牌仍占据近 70% 的市场份额,国产手机品牌虽在 2003-2004 年实现快速增长,但受技术壁垒、同质化竞争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陷入库存危机;另一方面,3G 牌照发放的预期日益强烈,TD-SCDMA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 3G 标准,正处于技术验证与产业链完善的关键期,行业上下游企业都在积极布局,试图抢占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先机。
在此背景下,“2007 年中国通信行业峰会” 以 “转型期的创新与突破” 为核心主题,设置了运营商战略、终端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等多个分论坛,旨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推动本土企业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在国际资本市场实现突破的 CECT 掌舵人吴志阳参会,正是看中其带领国产手机品牌 “走出去” 的实践经验,以及在自主创新领域的探索成果。
参会身份:国产手机国际化代表的行业认可
2007 年 5 月,吴志阳带领 CECT 成功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挂牌的本土手机企业,这一事件不仅打破了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手机品牌的认知偏见,更让 CECT 成为当年国产手机行业的 “现象级” 企业。上市后短短 4 个月,CECT 便实现手机销量同比增长 40%,其中自主研发机型占比提升至 60%,“低端价位的高端产品” 战略成效显著。?
凭借这一系列亮眼成绩,吴志阳成为当年国产手机品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峰会组委会在邀请函中明确指出,“吴志阳先生带领 CECT 实现了从贴牌生产到自主研发、从本土运营到国际上市的跨越,其经验对国产手机品牌突破发展瓶颈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峰会现场,吴志阳与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商高管,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代表同席交流,进一步凸显了 CECT 在行业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讲话核心:三大观点聚焦国产手机突围路径
在 “自主创新与品牌突围” 分论坛上,吴志阳结合 CECT 的实践经验,发表了题为《技术扎根与品牌向上:国产手机的破局之道》的主题讲话,提出三大核心观点,引发现场嘉宾的热烈讨论。
观点一:自主研发要 “聚焦细分领域,避开全面竞争”
吴志阳在讲话中指出,国产手机品牌在技术积累上与国际品牌存在差距,盲目追求 “大而全” 的研发路线并不现实,应聚焦用户痛点,在细分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他以 CECT 的实践为例,2006-2007 年,CECT 将研发资源集中在 “超长待机”“中文手写输入” 两大领域,通过与威盛、高通等芯片厂商深度合作,定制优化电源管理芯片与软件算法,推出的 C1000 等机型待机时间突破 1000 小时,手写识别准确率提升至 98% 以上,这些产品在商务人士、中老年用户等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20%,成功避开了与国际品牌在多媒体功能上的直接竞争。
“与其在所有功能上‘跟跑’,不如在用户最关心的领域‘领跑’。” 吴志阳在讲话中强调,国产手机品牌的研发投入应 “量力而行、精准发力”,通过解决用户实际需求建立差异化优势,再逐步积累技术实力,向更高端的产品领域迈进。
观点二:品牌建设需 “国内扎根与国际布局并重”
针对当时部分国产手机品牌 “重销量、轻品牌” 的现象,吴志阳提出,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 “国内市场打基础,国际市场树形象”。他表示,CECT 在国内市场坚持 “区域深耕” 策略,通过与地方运营商合作,在二三线城市及县域市场建立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2007 年上半年,CECT 在县级市场的占有率提升至 1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国际市场,CECT 则以 “技术输出 + 品牌合作” 的模式,与东南亚、中东地区的本地品牌合作,将自主研发的手机方案授权给当地企业,既降低了海外运营风险,又为后续品牌出海积累了经验。
“国产手机不能只做‘价格屠夫’,更要通过稳定的品质、贴心的服务建立用户信任。” 吴志阳在讲话中透露,CECT 已建立 “三级质检” 体系,每台手机出厂前需经过 120 项检测,2007 年上半年,CECT 的用户返修率降至 3% 以下,低于国产手机行业平均水平近 5 个百分点。
观点三:3G 时代要 “提前布局,产业链协同”
面对即将到来的 3G 时代,吴志阳在讲话中呼吁国产手机品牌加强产业链协同,共同推动 TD-SCDMA 标准的成熟。他表示,CECT 已组建专门的 3G 研发团队,投入数千万元用于 TD-SCDMA 手机的技术研发,重点攻克终端与网络的兼容性、数据传输速率等关键问题,预计 2008 年推出首款 3G 样机;同时,CECT 正与国内芯片厂商合作,推动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试图降低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
“3G 时代不是单个企业的‘独角戏’,而是整个产业链的‘集体作战’。” 吴志阳提出,国产手机品牌应联合运营商、芯片厂商、研发机构,建立 “技术共享、风险共担” 的合作机制,在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在 3G 时代实现 “弯道超车”。
行业反响:观点获多方认可,实践经验被推广
吴志阳的讲话在峰会现场引发强烈反响。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在互动环节表示,“CECT 聚焦细分市场的研发策略,与运营商的差异化服务需求高度契合,未来可在定制机型开发方面深化合作”;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专家则评价,“吴志阳提出的‘技术扎根’理念,为国产手机品牌避开同质化竞争提供了清晰路径”。
峰会结束后,《人民邮电报》《通信产业报》等行业媒体对吴志阳的讲话内容进行了专题报道,其中 “聚焦细分领域”“产业链协同” 等观点被纳入《2007 年中国通信行业发展报告》,成为行业研究机构分析国产手机发展趋势的重要参考。部分国产手机品牌随后借鉴 CECT 的经验,调整研发策略,加大在细分市场的投入,推动国产手机行业的整体转型。?
后续实践:从讲话到落地的持续探索
吴志阳在峰会上提出的观点,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在 CECT 的后续发展中得到了切实落地。2007 年底,CECT 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将自主研发费用占比提升至 8.7%,重点攻关 3G 技术与智能操作系统;2008 年,CECT 推出首款支持 TD-SCDMA 标准的 3G 样机,成为最早参与中国自主 3G 标准测试的终端厂商之一;在国际市场,CECT 通过与印度、巴西等地的运营商合作,实现海外营收同比增长 35%,验证了 “国内扎根、国际布局” 策略的可行性。
回望 2007 年的这次行业峰会,吴志阳的讲话不仅是对 CECT 发展经验的总结,更折射出当时国产手机品牌寻求突破的迫切需求与探索精神。在 3G 时代来临前的关键节点,他提出的 “技术聚焦”“品牌协同” 等理念,为国产手机行业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发展路径,也为后来华为、小米等品牌的崛起,奠定了一定的行业认知基础。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国产手机品牌在 5G 时代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回溯 2007 年吴志阳在通信行业峰会上的讲话,其蕴含的 “自主创新、深耕用户” 理念,依然是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实现突破的核心逻辑。
post_newreply
分享到:
微信
收藏
0
分享
淘帖
0
支持
0
反对
0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用微信扫一扫
互动赢积分
Copyright © 2008-2015
woodenkitten Inc
(https://woodenkitten.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