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坚守与突破——沈南强人物画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396

主题

415

帖子

20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32

木猫可人木猫迷人最佳新人热心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14:56: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03-11 15:35 来源:苏州日报

  

  

  ■寻觅(国画)

  

  ■矿工(国画)

  

  ■和(国画)

  

  ■甜(国画)

  

  ■午后(国画)

  

  ■高山仰止——黄宾虹(国画)

  

  ■在路上(国画)

  

  ■邂逅(国画)

  

  ■赶圩归来(国画)

  

  ■吴昌硕与园林(国画)

  

  ■歇息(国画)

  

  ■圩归(国画)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魏晋和唐代就已经达到高峰,但之后随着宋代文人画兴起,山水画和花鸟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人物画式微。直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写实主义观念和画风传入中国,人物画又重新崛起,到现在不过近百年的历史。

  沈南强作为专业院校系统培养出来的人物画家,写实功夫非常扎实。通过自身长年系统的学习,无论是从观念、理论还是艺术创作实践能力上,都体现出了他在写实人物画方面的传统功力与表现手法。

  沈南强祖籍浙江舟山群岛沈家门,祖上曾出过进士,可谓书香之家。父母早年支边,自小出生在广西南宁,家中传有几幅古画常观赏临摹,后自学素描、水粉、油画。高中毕业插过队,读过中师,当过三年小学教师,继而以优异成绩考取广西艺术学院,师从姚秦、黄格胜、李绍忠、柒万里等名师,毕业后回到苏州,先被分配到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担任美术教师,美术教研组长11年,为苏州市培养了大批的基础教育教师。后调入苏州教育局教研室(现更名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担任美术教研员至今。

  古人云:万物静中得。沈南强是一个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境的人。作为整个苏州大市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研究、指导的教研员,沈南强已经在苏州基础美术教研战线上奋斗了近20年,前10年时光里,他倾尽全身的热情投身到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之中,先后担任了国标《艺术》教材的副主编、《江苏省美术统考素描卷》的主编,组织了不计其数的各类全国、省市美术教师培训,评优课、基本功竞赛等等活动,培养了大批的骨干教师。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沈南强在如此的忙碌中,并没有完全搁下手中的画笔,心追手摹,坚持业余创作,这几年更是厚积薄发,佳作频出。

  沈南强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创作了一批具有历史厚度和人文精神内涵的优秀作品。他自觉坚持现实主义艺术精神,贴近时代,关注民生,从题材的精心选择到构思的惨淡经营,从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到笔墨语言的反复锤炼,无不贯注着他对历史和生活的新理解,对生命的新感悟。许多人物画家喜欢描绘西南风情,刻画民族人物,但这种描绘与刻画有生熟之别、深浅之别、高下之别。仅仅出于好奇、出于对容貌与服饰的兴趣,凭着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印象做出的描绘,是很难有出色表现的。沈南强熟悉那里的生活与人物,整个西南都留下了他写生跋涉的足印,他积累了大量形象素材,所以笔下的西南风情,民族人物,比许多同类题材的作品更生动自然,也更富于个性。他的作品最具特色的是在把握人物造型特征中紧紧抓住了人物的形象特征、表情特征和人物的姿态特征,表现西南人民和少数民族群众热情达观的生活情态和精神面貌,我想这中间表现的是他内心的一个深情。

  用毛笔在宣纸上画中国画,用的是笔墨语言,不仅要求形的准确、恰当,还要求熟悉与把握中国画的材料工具,以及具备相应的笔墨能力,并充分体现出笔墨自身的审美特性。这里的困难在于,这些技巧、审美特性与写实造型并不总是一致,甚至会相互矛盾。长期以来,如何更好地促进造型与笔墨的有机结合,是人物画家们着重探索实践的课题。在人物画创作中,沈南强坚持对人物比例结构准确刻画的同时,发挥笔墨的轻重曲直、浓淡虚实等复杂变化,灵活取舍;再运用皴擦、渲染等技法,强化笔线与墨块在造型中的作用;面部刻画细致入微,笔法精致;对衣服、环境的描写则突出线性结构,率意挥写,笔墨酣畅。与此同时,他还重视书法训练,提高笔线本身的掌控力和表现力。总而言之,沈南强没有单一固守光影方法或者传统笔墨画法,他选择的是调和二者,并始终坚持中国画的写实性探索,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

  对物象的敏锐观察能力、精准的提炼能力和自然的表现能力,同时也体现在沈南强对人物的速写素描和水墨创作上。他的水墨人物写实功底,线的勾勒,墨的晕染,得益于精湛的素描基础。观沈南强人物画作,“守其神,专其一”,线条简单、概括、精确,其运笔“不徐不疾,得于手而应于心”。从局部看是运笔的趋向与形式,以及笔与笔之间节奏上的联系;从整体观则是整个用笔所构成的气势,韵律与运动感。这种对技术层面和整体性的把握,使沈南强的人物画在线条与笔墨变化中体现了画面人物与环境融合及内心的情感变化,达到了“以形传神”的效果。近些年,到处都留下了沈南强写生的身影。

  自2014年开始,沈南强的国画人物作品《憩》获“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作品《园林集翠》入选全国第四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作品《赶圩归来》入选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在路上》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201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甜》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作品《定格》入选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最近又有一幅作品《邂逅》入选江苏省首届美术奖作品展。还有多幅作品入选苏州市各类画展。

  鲁迅曾说“旧形式不能适应新内容,必有所增益和删除”。沈南强是一个善于思考和学习的人,他向传统学习,向大师学习,向生活学习,向时代学习。他坚持“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认为:师法古人也好,学习自然也好,其最终是希望借之“体悟造化的内在生命,并将之化为现在笔墨的形式之外”。因此,他的绘画取材由南方少数民族逐渐拓展为战争题材、矿工题材……画风也由叙事性、生活化逐渐转为强调主观意象和对生命与人性的思考。沈南强绘画的笔墨发展,是一种自具意识的行为,他在不断追求传统笔墨与时代精神之间产生契合,达到一种幽微奥妙的理想境界,体现了他的学养、悟性与思辨能力。所谓“借笔墨以书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徐惠泉

  沈南强简历

  1960年生于广西南宁。中央教科所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苏州市教育学会美术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标《艺术》《美术》教材副主编,《江苏省美术统考教程——素描基础》主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