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静心才能成事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1 06:59: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下那么多人在学外语,为什么难以出现大量优秀的译著?我国当下还北京中科医院坑能出现像林纾这样的翻译大家吗?”这是中国翻译协会理事、译林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李景端在10月11日福建工程学院举行的林纾研究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问题。(《中国青年报》10月14日)   

  这个问题问得好、在人们的记忆中,能够数得出来的文学翻译大家,大多是文革前,如傅雷、朱生豪、叶君健、汝龙等等。看他们翻译的文学作品,没有一点文化的隔膜感、没有一点文字的生涩感、没有一点生活的陌生感、也没有一点习俗的生疏感。语言之优美、文笔之流畅、故事之感人、意境之深邃让人叹为观止。以至于一读巴尔扎克,人们就会想到傅雷;一读莎士比亚,人们就会想到朱生豪;一读安徒生童话,就想到叶君健;一读托尔斯泰,就想到汝龙。   

  而时下的文学翻译作品,总是让人感到隔膜、感到粗糙、感到陌生,有时简直让人不忍卒读,而能够让人记住的翻译家基本是空白。   

  那个时代能够进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人比例很低,学习外语的人更少,但却产生了学贯中西、底蕴深厚如灿烂群星般的翻译大家,他们照亮了中国翻译的天空。而现在没进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几乎没有,并且许多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学习外语,早一点的从幼儿园就开始用双语教学。而且中考、高考、考研,外语还是必考的主课之一,在所有的课目排序中,都是语、数、外,国家还有专门的外语大学,各个大家中的外语学院、外语系更是不计其数。可见外语在中国的教育中的重量,在生活中的分量,在社会上的火爆,但现代产生的翻译大家却廖若晨星,这让人心有戚戚。这只能说,我们的外语火是一种虚火,他不是来自于人们真心的热爱、而是来自于考试的需要,是一个时代的敲门砖。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是现代人功利思维严重、目的过于物质。无论是文学创作也好,还是文学翻译也好,是一种思想活、一种文化活,当然需要才情、需要悟性,但更需要的是一颗安静的心,一股平和的气、一种痴迷的神。只有这样,才能气定神闲地学习、平心静气的思考,实实在在地积累。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底蕴,也才能够心无旁骛的翻译。翻译出的文学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原作的韵味,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时代的真实,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拍案叫绝!试问一下,那些曾经的翻译大家林纾、傅雷、朱生豪、汝龙等,哪一个不是甘心情愿地“板凳坐得十年冷”,才赢得了“满天星北京中科文章”?   

  而现在的翻译家们太浮躁了、太现实了。用笔者家乡一句俗话,就是“烧粑等不得热”。总想立竿见影,马上变现。不愿下深功夫学习知识、思考问题、积累生活,增加底蕴。而是热衷于赶时髦、赶场子。什么热销就翻译什么,什么抢手就赶快出手。既不认真研读,又不仔细品味,只是囫囵吞枣地阅读,匆匆忙忙地赶活,有些东西连自己都没搞清楚、弄明白就敢翻译,这样怎么怎么可能翻译出神韵?可能翻译出精品?又怎么可能出现学贯中西的翻译大家?所以,翻译作品是铺天盖地,但让人记住的却微乎其微。   

  因此,要想出现像林纾傅雷、朱生豪、叶君健、汝龙这样的翻译大家,提高翻译的稿酬当然重要,但少点功利思维、摒弃浮躁心态,靓下心来读书、安下神来思考、屏气凝神观察生活、深入生活,才是最有效的途径,舍此,别无捷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