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小木猫 门户 查看主题

不装了!OpenAI力促特朗普对中国AI出台“AI出口管制”

发布者: 天蓝蓝 | 发布时间: 2025-3-14 09:18| 查看数: 352| 评论数: 2|帖子模式

不装了!OpenAI力促特朗普对中国AI下死手,出台“AI出口管制”


2025-03-14 14:20:27来源:观察者网阅读 36104
【文/观察者网 全球】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震撼世界。最开始,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强装镇定,其CEO奥特曼还赞扬DeepSeek“干得不错”“工作出色”。
但在DeepSeek“低成本高效能”的持续冲击下,OpenAI实在是装不下去了。当地时间3月13日,该公司向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提交政策提案,对DeepSeek极尽诬蔑之词,渲染“中美竞争”与“中国威胁”,炒作所谓“数据安全”“知识产权”“国家补贴”“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陈词滥调。
最后,OpenAI向特朗普政府建言献策,以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多项建议中,实施“AI技术出口管制”赫然在列,并毫不掩饰地剑指中国,扬言要封禁中国AI,限制AI技术流向中国等国家。
其实,OpenAI早就盯上了DeepSeek。今年1月,OpenAI毫无根据地指控DeepSeek通过“蒸馏”技术复制其技术。这一指控遭到许多专家和媒体的嘲讽。CNN直指OpenAI虚伪,称其有意抹黑自己的竞争对手。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则直指,硅谷部分人拥有一种“错位的优越感”。
竞争不过,OpenAI向特朗普“告御状”
在这份长达15页的提案公开文件中,OpenAI全球事务副主管克里斯·勒汉洋洋洒洒写满了针对中国和DeepSeek的污蔑之词。他反复打“中国牌”,试图让特朗普政府出手,确保本公司利益。
提案最开始,勒汉先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番吹捧,赞扬特朗普政府的AI计划万分正确,表示在“中国决心在2030年超越我们”之际,该计划可以确保“美国主导的、建立在民主原则上的AI可以继续战胜中国AI”。他说,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发布的DeepSeek 模型如此值得关注的原因。
OpenAI政策提案文件截图
紧接着,勒汉图穷匕见,声称“与华为⼀样,在关键基础设施和其他高风险领域中,基于DeepSeek模型进行构建存在重大风险”。勒汉将DeepSeek污蔑为被“国家控制”和受“国家补贴”的AI模型,还罗织“隐私安全”“数据安全”“盗窃知识产权”等罪名恐吓用户不要使用DeepSeek。
勒汉继续上纲上线,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把OpenAI和DeepSeek的商业竞争上升为中美竞争。
为说服特朗普政府,他拿出了一系列数据,证明中国如今拥有⼀系列战略优势,例如能够快速调动资源数据、能源、技术人才和巨额资金。同时,勒汉还贼喊捉贼,污蔑中国会在美西方的AI监管规定以及法律中获益,“这可能会阻碍我们的经济竞争力并破坏我们的国家安全”。
尽管如此,勒汉仍嘴硬美国在AI领域保持领先。但他同时提醒说,DeepSeek的横空出世,表明美国的领先优势并不大且正在缩小。他呼吁特朗普政府采取行动,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
讽刺的是,早在2023年10月,中国就率先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呼吁各国在人工智能治理中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做好风险防范,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
今年2月,各国代表齐聚巴黎,参加人工智能峰会。然而,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人工智能峰会上对AI的严格监管表示不满,美国也没有签署峰会的联合声明。
OpenAI竟提议“AI出口管制”
随后,勒汉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以“巩固美国AI领先地位,维护国家安全”。其中包括,确保创新自由的监管策略、实施基于民主原则的AI出口管制、促进学习自由的版权战略、抓住基础设施机遇推动增长,以及加快在公私部门部署AI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勒汉重点且详细地介绍了“AI出口管制”的实施细节,相关内容有三页之多。
“全面的出口管制战略,不仅应限制AI技术流向中国,还应确保美国可以主导扩散原则,尽可能多地支持在‘民主’轨道上建设AI的国家。”勒汉写道。
根据公开的文件内容,勒汉提出的“AI出口管制”参考了拜登政府末期提出的芯片出口管制,即采用分层制度,一方面将允许美国最亲密盟友无限制地使用美国AI技术,另一方面则限制向中国等国出口。
提案中,勒汉建议建立三级许可制度,第一级包括所谓“致力于民主AI原则”的国家,第二级包括那些未能阻止受管制芯片及其他美国知识产权被转移至第三级国家的国家,第三级则写明中国等少数国家。他还呼吁第一级国家推广针对中国的技术禁令,禁止使用中国生产的AI模型和AI基础设备。
细看,上述所谓“AI出口管制”与拜登政府时期最后几天出台的所谓“人工智能(AI)扩散框架”如出一辙,对AI芯片和技术加大管制,目的就在于打压中国芯片和AI发展。
但拜登政府此举遭到多方抵制,不仅美国半导体行业强烈反对,欧盟等方面也谴责了这些新规定。其中,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就严正声明,这些限制新规打着“反华”的幌子,无助于增强美国安全,此举只会削弱美国的全球竞争力,破坏美国保持领先地位的创新。
当时,美国《时代》杂志分析认为,拜登政府之所以急着在离任之前出台这项饱受恶评的出口管制措施,除了AI技术的重要性不断显现,更源于中国科创企业在AI模型开发方面取得了“令美国感到惊讶的成就”。美国官员认为,“限制中国获得AI技术如今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今年2月,微软公司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在微软官方博客网站发文,警告特朗普切勿延续拜登政府的对华芯片限制,否则将犯下“战略失误”,导致盟友与美国离心并转向中国。
“这项规则的意外后果是,鼓励许多国家在其他地方寻找AI基础设施和服务。很明显,他们将被迫转向何处。”史密斯此处指的是中国。他向特朗普政府发出警告,声称“如果不做出改变,这一扩散规则将成为送给中国迅速扩张的AI行业的一份礼物”。  
中国AI的成功,让OpenAI装不下去了
今年1月份,DeepSeek横空出世,在华尔街和硅谷掀起冲击波,一度导致美国科技股大跌,引发外界对于美国AI领先地位的质疑。还有学者分析称,这证明美国的制裁战略已被证明“过时”且“无效”。
当时,美国科技公司纷纷表态,对DeepSeek表示祝贺。
奥特曼最初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称,“DeepSeek-R1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尤其是考虑到其性价比。显然,我们会推出更好的模型,而且有新竞争对手出现确实令人振奋!”2月11日,他再次赞赏DeepSeek在创建聊天机器人方面“工作出色”,尽管出现时机让他大吃一惊。
20250314135310379.jpg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 资料图
然而,《金融时报》、彭博社等多家外媒报道称,OpenAI毫无根据地指控DeepSeek通过“蒸馏”技术“违规复制”其产品功能,并声称自己已经发现“证据”。
1月30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刊文指出:“现在,OpenAI想将DeepSeek塑造为恶棍。”
“现在,毫不意外的是,美国科技界的领袖们正试图改变说法,让DeepSeek看起来像个坏人。”CNN写道,“这些硅谷男人们上学时很可能在英语课上没有专心听讲,因为他们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指控听起来太讽刺了,甚至可以说是虚伪。
CNN还特别澄清说,OpenAI的所谓“蒸馏”指控站不住脚。因为“蒸馏”并非剽窃,而是开发人员用来训练小型AI模型以使其性能达到更大、更复杂的模型的一种模仿策略。
文章一针见血地总结道,如今,OpenAI,一家建立在未经许可从互联网上抓取的数据基础上的初创公司,正在指责另一家据称做着或多或少同样事情的初创公司。与此同时,OpenAI目前正陷入与多家内容创作者的诉讼,其中包括美国《纽约时报》。
2月1日,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曾指出,硅谷一些圈子存在一种“常见病症”(a common disease)——错位的优越感(misplaced superiority)。他批评道,患有这种“病症”的人认为自己所在的小圈子垄断了好想法,甚至认为其圈子以外的所有创新都是通过“作弊手段”得来的。
“正确的解读是:‘开源模型正在超越专有模型’。”杨立昆在回应DeepSeek的崛起时写道:“他们提出了新想法,并在其他人的工作基础上进行了构建。由于他们的工作是公开且开源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这就是开放研究和开源的力量。”
我外交部发言人1月份回应表示,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滥用出口管制,恶意打压中国,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严重损害中美两国和各国工商界利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将采取坚定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
发言人称,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能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制造新的“发展鸿沟”。美方为维护霸权,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开始搞“三六九等”,分“远近亲疏”,其根本目的是剥夺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实现发展的权利。这种“绊脚石战略”违背各国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发展的共同利益,引发各界对美国发起“科技新冷战”的担忧。


最新评论

点评 回复 天蓝蓝 发表于 2025-3-14 09:18:47
点评 回复 天蓝蓝 发表于 2025-3-14 09:19:13

In a new op-ed, Hoover Institution Director Condoleezza Rice and Senior Fellow Amy Zegart examine four key trends in the global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They emphasize that the centers of policymaking power have been dispersed far beyond Washington and other capitals, and that "technology is policy," given the number and significance of judgment calls involved in its development. Rice and Zegart advocate a greater US intelligence community focus on competitiv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labeling the recent DeepSeek rollout a "near-miss." They also argue that developments in new technology areas are mutually accelerating, against a backdrop of eroding US leadership in fundame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As they write, "the engin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is not running as well as it should. The U.S. government is the only funder capable of making large and risky investments in fundamental research, but federal funding is just one third of what it was in the 1960s." Rice and Zegart conclude that the recent DeepSeek alarm "should spur America to action," from focused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to broad-based basic research polic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