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释《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0: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朋友问:温庭筠的这首,你能否帮忙翻译一下?“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诗中的“若教”二字作何解释?“教”这个字有没有实际意义?   

  我回答说:以我所知,愿为君一释。然一己之言,恐有谬误,所释之文,仅供参考。释文如下:   

  首先,温庭筠写过一首《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大约公元859年左右(唐宣宗大中末年),温庭筠离开长安,经过了这里。   

  其次,这首诗的题目为《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说明是温庭筠再次经过商山时所写。题中的“却”,有“再”或“又”的意思。即,这首诗写于公元859年之后。温庭筠究竟是在哪一年,为了什么事而再次经过商山?昔日同行之人又是谁?这个我没细究过。但是从温庭筠的生平来看,他在公元861年离开襄阳去江东,第二年到淮南,第三年去了长安,这首诗理应是他在公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医院元863年去长安的路上再次经过商山时所写。   

  再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庄子,因为这首诗与庄子的思想有着莫大的关联。   

  我们知道,儒家强调的是积极入世,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而道家崇尚的则是出世,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安时处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自由,他的著作叫《南华真经》(或称《庄子》),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被誉为是先秦时期最有文采的哲学著作。《南华真经》内篇的第一篇即为《逍遥游》,在《逍遥游》的第一部分,庄子论述了人要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对庄子的《逍遥游》稍作回顾之后,我们再来解读温庭筠的这首《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或许会更容易一些。   

  首联: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   

  逍遥第一篇,应当指《逍遥游》,它是庄子著作的第一篇;逍遥,意即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的、自由自在的活动。既然是逍遥游,当然是悠然自得,无处不恬然。那么是如何的悠然自得和恬然呢?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诗人很自然的引出了颔联。   

  诗中的“南郭”指楚国的南郭子綦,据说他静坐以后,能渐渐地物我皆忘,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境界;“东林”应指东晋庐山东林寺,佛教净土宗。与温庭筠同时期的李商隐写过《忆住一师》:“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诗中的“远公”,即指东晋庐山东林寺净土宗的初祖惠(慧)远。   

  温庭筠这首诗的首联、颔联之间承转自然,几无痕迹,足见其诗文造诣有什么土方治白癜风之深。然而,此诗既题为寄昔同行人,总不能只论道,不说说眼前吧?所以诗人又是很自然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的引出了颈联: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   

  这一联,看起来浅显易懂,但是按我的理解,它至少蕴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点出了诗题。既是寄昔日同行之人,那么昔日同行之人想必今日已不再同行,所以是人事转新;商山的花烂熳的开着,水潺潺的流着,昔日同行的人啊,你们如今在哪里?但是诗人没有叹息,甚至连淡淡的忧伤都没有。这是为什么?   

  二是点出了人世间的大道。新陈代谢,岁月流转,这是人世间的自然规律,它不会随着人的思想而改变。不管人事转不转新,花儿烂不烂熳,客程都依旧水流潺湲。既然这人世间的自然规律无法改变,那么我们何不具有象庄子那样无己、无功、无名的豁达胸怀呢?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有什么好叹息、忧伤的呢?   

  尾联: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若教”,按我的理解就是象我们平时所说的“如果、假设、假如、假使、倘若”的意思,与“但使”意思相近,如王昌龄《出塞》诗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教”,有“让”或“使”的意思。   

  以上所释,仅为一管之见。欠妥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