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下老人与媒婆之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03:0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我国的民间故事中把那些成人之美,为人作嫁衣,为世上多情男女牵线搭桥的人称为月下老人,这个称呼带着无限的赞美,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多存在于那些充满了幻想的浪漫故事中,这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历来反对青年男女私结秦晋之好,反对私奔,提倡“父母之言,媒妁之言”,同时,男女青年又都是钟情与怀春的情种和爱痴,有感媒婆的功利思想就极力把月下老人的美德言语于世。其实,这是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极其深刻联系的。   

  西方社会,提倡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故事;而在我国的民间故事中,大多是“牛郎与织女”式的超越现实的、天真的浪漫故事,就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爱情故事也只能是死后化蝶而比翼双飞。   

  而在民间,人们更多把那些替人穿针引线、走东家跑西家把那些从未见过面的青年男女千方百计牵进洞房的媒人叫媒婆,但其形象实在不佳,一提起媒婆就想到了巧舌如簧,叼着大眼袋,专门把丑男女说成俊男靓女,把歪瓜裂枣说成是长得极具个性等等瞒了东家又忽悠西家的“不实在之人”。   

  其实,我国的男女婚姻一直以来不管是靠月下老人还是仰仗着媒婆,全是婚姻的不自由才催生了这一“媒妁”的职业。现实的需要呀,男女之间的事总得有人管吧,婚姻的不幸实在不该扣在媒婆的身上。试想:在那个时代,男女不许见面,不能多说话,这婚姻如何才能婚配?人类需要繁衍,男人需要性(尤其是那些达官贵人,没人是为女人本能的需要着想),只有靠媒人了,现实靠的不是月下老人,而是“媒婆”走东家串西家,有女百家问,十里八里外谁家的闺女到了婚嫁年龄她们心里都有数,早以“成婚在胸”。   

  在我小的时候,那时还在乡下,我就听大人们常常说起家乡一带的一个媒人,只是不是“婆”,而是一个大老爷们,外号叫“娘们根”,按理说媒婆该是女人的活计,可就这偏偏是男的,在方圆几十里差不多的青年那女,尤其是困难一些的男人,他都能把其捏合成婚,以赚取说媒钱养家糊口,而且日子过得滋润,虽然,名声不佳,但是,人们又离不开他,就像那时的钱,说起钱就是个耻辱的事,但人人又天天离不开。   

  我们不妨想想,就是现在人们的恋爱观在改变,男女的接触不单纯是靠媒人了,可以自由恋爱,甚至可以说是可以自由“乱爱”了,但是不少的人还要靠人介绍才能成亲。这就是说,媒人还存在着,只是变成了婚介所,也是以赚钱为目的,变得堂堂正正了。   

  过去说媒为职业,为赚钱,人们便在意识里对此以轻视、小觑,就像当年的商人,以此为耻,以做官为荣。   

  现在问题就是太患上视网膜色素变形有哪些常见症状多了“现实性”而缺少了感性,也就是不管啥职业,能赚钱就不被人小瞧,有钱就是大爷,也就是把月下老人和媒婆倒了个个,媒婆式的人在吃香,笑贫不笑娼,那时人们朴素的理念不见了,变得赤裸裸的就是金钱,干啥不赚钱就成了傻瓜,我想:再编民间故事的话,无论你有多么丰富的想象也不会对月下老人有那么的崇拜了,而是会把“媒婆式”的人物捧上天,说白了就是在把钱捧上天。问题是我们的社会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要说的是哪个极端也是偏颇的,可我们偏偏极爱这样。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哀还是历史的悲哀?   

  我爱写文章,只是变“现”不多,如同空为人做好事的月老,人们便嗤之以鼻,说不赚钱写这干吗?白费劲!   

  在赚钱,不是在做媒婆,而是在自卖,这也值得敬佩了吗?   

  如何让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现实而又充满浪漫色彩的社会?这值得我们深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