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猫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韩文话伯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08:0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伯乐相马,这个典故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专家靠诉大家一点治疗白癜风的秘方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延续到现在。   

  以上这个典故的主人公伯乐本身是指一个相马知识很丰富的人,然而,正是这个伯乐与千里马的典故延续到汉语词语中,却是被用来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一直到唐朝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马说》闻世之后,更是风靡一时,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像一首诗了。直到今天,从初中到高中的语文教材中仍作为范文进行着学习传诵。   

  我以前也读过这一篇著名的古代散文、杂文、诗文文章,大家也一定读过不少次,现不仿抄录出来再和大家欣赏一番: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ī]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i]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从伯乐相马的典故到韩愈的《马说》虽然是一个故事、一个感慨,但是其中的两个主角是一直的,那就是伯乐和千里马。今天我们撇开千里马不说,只谈一谈伯乐如何?   

  说到伯乐,世上有各式各样的伯乐,但是,做为一个真正的伯乐还应具备不少条件的吧。而典故和《马说》中的伯乐本身就是一位伯乐,不信,我们可看徐悲鸿取材于《列子》所载的九方皋相马的故事,所作的著名绘画《九方皋》。画中人物和马匹都采用的是饱满宏大、庄严稳定的构图,笔墨上也表现出了徐悲鸿高超的技巧,其中在九方皋身上的用笔特点突出,而在骏马身上则用墨更为彰显,一张一弛,极具特色,特别是在九方皋的眼睛以及骏马的眼睛的表达上,更是传神。而画中著名的相马师九方皋就是由伯乐推荐给秦穆公的。   

  像伯乐这样的伯乐才是真正的伯乐,不仅能识千里马,还能识相马人才。然而,如果治疗白癜风疾病要小心哪些陷阱伯乐本身发现的千里马不被楚王所相识,又怎能得到重用?如果秦穆公对伯乐推荐的九方皋,因其“三月后寻得一马。然而,说的是一匹黄色的母马,拉来后却发现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穆公因此不悦。”又不能听伯乐之言所弃之,又怎知九方皋是一个真正的相马人才呢?   

  由此可知,伯乐和九方皋这样的伯乐又遇到的是更能相识人才的伯乐。因为时机所应、知己之伯乐啊。   

  而韩愈老先生通过《马说》强调的一个观点则是:千里马需要伯乐去发现。   

  他在初登仕途时,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没有“伯乐”慧眼识英才的能力,更没有伯乐一样的胸怀,虽然没能得到重用,他仍然声明自己“有优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从这一点上看他也可称得上是一匹没被发现的“千里马”吧。曾三次参加吏部考试而落第,为此,他使出“毛遂自荐”的勇气,终于“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在京城呆了十年之久,最终还是无限怨愤地离开了长安。《马说》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于795年至800年之间。韩愈的遭遇正是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委婉地表白心迹,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慈之情。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代正是处在唐朝的末期,时机与唐初却是大相径庭。   

  想那唐朝初建,正是百废待举、大需人材之际,且不说唐太宗对魏征的相识与任用,也正是在魏征的劝谏之下,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他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当时,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   

  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白癜风症状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   

  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隋炀帝,冒犯天威。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他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这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也充分说明了唐太宗是一更为高级的伯乐。   

  徐悲鸿笔下的马都是不带缰绳、追求自由的野马、奔马,而唯有《九方皋》这画上的一匹黑缎似的骏马心甘情愿被红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