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小木猫 返回首页

brav的个人空间 https://woodenkitten.com/?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七堂雅集|我在纽约,寻回失落的中式精致

热度 8已有 1277 次阅读2016-6-3 20:36


这篇对上周雅宴的回顾出自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系才女清婉之手,内容真实质朴,相信每个在外的华人都能产生共鸣。如果你也想在纽约找到一份失落的中式雅致,欢迎来参加七堂定期举办的雅集、雅宴下一场在本周六6/4,长岛雅集,期待有更多人找到一份民族的、文化的、家的归属感☺  --- 葭苇


七堂雅集|我在纽约,寻回失落的中式精致



 2016-06-03 7s Art&清婉 

「七堂」案:刚刚过去的周末,由「七堂」倡导,在纽约西村老格蔸的雅室中,举行了一场“雅宴”与一场“雅集”。共襄此举的嘉宾,有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才俊,有好奇东方文明的金发碧眼的海客,也有熟悉日本茶道远道而来体验中国雅事的东邻。



雅集是中国传统文人风雅相期的聚会,包含抚琴品茶、焚香挂画、诗文唱和等赏心雅事。

7s Art 七堂,在海外举办雅集,通过对传统雅集的追慕与演绎,在当代日常生活中,分享一份通透灵韵的“中式生活之美”。

一时间,琴筝琵琶,清歌酽茶,在纽约恍然如华胥梦游,不仅是洗心涤烦的乐事,回味之下,也教人对自己的文化萌生几分思量。

让我们通过参与28日雅宴的来宾清婉女史的感言,来窥探回味这一番在纽约的中式精致和清雅。





七堂雅宴|何处寻回那失落的精致?

 

清婉

 

雅集在闹市,不闻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煮茗西村里,悠然推杯盏

暑色日夕佳,琴禅伴清谈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上图:事茶人赵赵煮茗闻香;下图:琴人毛葭苇演奏《平沙落雁》


犹记得五年前初来美国,朋友带我去吃日本料理。一个碧眼金发的美国人,竟在一旁如此娴熟地向我介绍对他来说已是稀松平常的sushisashimi

一直到四年以后,偶然跟巴娜德学院一位研究中国文化史的教授聊起天,才知道生鱼片原来起源于中国,早在周朝就有记载,唐时盛行并传入日本。

“您是说中国人发明了sashimi? ” 一旁的同学觉得不可思议,又问了一遍。 “没错,sashimi是个日文词,可是生鱼片,确实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的冰冻鱼技术当时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发明,后来传到西方还造成了捕鱼业的革命。在那之前,只有沿海地区的居民吃得到鲜鱼,内陆地区的人只能吃咸鱼了。”

教授眨眨眼,“不过可别告诉你的日本朋友。”


后来在美国待久了,渐渐发现,不论是对东方有研究还是没研究的美国人,说起日本和台湾的美食与文化都是大加赞赏,谁都能说出几个日文词。可是中国呢?除了油腻的中餐和廉价的黑工,好像就没有了。真的没了。不对啊,不应该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

我们关于天与人的思考,所追求的审美的敏锐、精致讲究的生活方式呢?记得中学的时候念古文,念到一些我很喜欢的篇目,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苏轼的《赤壁赋》,就暗自庆幸自己生在中国,可以毫无障碍的继承这样辉煌的文化。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兰亭集序》帖的震动,恍惚自己跨越了千年,站在那个江边的亭子里,与古人一起看王右军挥毫而就一幅千古名篇。可是后来才越发明白,说什么毫无障碍,实在是过于幼稚。

有一次,有个美国同学很激动地跟我说,日本以前的诗歌比赛和游戏好好玩,在听了他的描述之后,我告诉他,这种文人的游戏叫“曲水流觞”,源于中国。可是似乎现在没人能这么玩了吧。当美国的同学把中国等同于低档的中餐馆和俗气的暴发户时,我觉得受伤,不仅是那一点点的文化自豪感,更有自觉不学无术、谈不上修养造诣,未能尽子孙之责继承祖辈之风,更无法将其示人的深深的惭愧。


直到我遇到了“七堂”的几个有意思的人,并惊喜地发现,他们做的事情也是我一直想做的。

雅集,周末的下午,一小拨人聚在一起,喝茶、听琴、赏画、闻香,分享、讨论、学习。雅宴,在雅集之后,未免有些腹中空空,何不加上地道的中式宴席?!

毫无娇柔做作,全是出自对古典文化真心的喜爱。在场的,有资深演奏家,也有业余爱好者。


上图:5月28日特邀著名琵琶演奏家周懿;下图:5月29日特邀著名古筝演奏家王君玲


生活的琐碎容易让人烦闷,我曾经尝试瑜伽和冥想,可是杂念总是挥之不去。

当古琴在琴人葭苇和文松的指下,发出“咚”的沉响,我不觉进入了悠远而宁静之境。在纽约的东村,这个喧闹的暑日的下午,车声人声都远去了,平日里苦苦尝试而不得的冥想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曲过后,侍茶人赵赵泡的“肉桂”,散发出缕缕浓郁的茶香,琥珀色通透的茶汤与透亮考究的景德镇白瓷杯相得益彰,真是难得的惬意与洒脱。

还可以近距离的观赏艺术家周懿的琵琶演奏,且不说其声铮铮,清丽流畅,单单那绚目的指法,也是难得如此一见。

每一次的雅宴和雅集,都有特邀资深演奏家亲临。

  

记得别人告诉过我,纽约什么都有。我说,很可惜,似乎找不到中国传统的精致通透的生活体验。

其实,说起来,哪怕在今天的中国,也很难寻觅到这样的体验。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七堂”,终于开始了填补这个空白的尝试。

每当春日来临,日本的“花见”春节就让我怀念中国赏花的传统,日本的雅乐常在校园教学演奏,中国的雅乐到底是什么样的?信步在日本的禅意园林,我常常想念江南园林。谁又知道已在中国消声灭迹的龙笛曾是唐朝旧物,日本筝十三弦是唐式古筝,尺八便是洞箫?

其实无关乎日本与中国,只是对过去感到好奇,偶然发现有些那么美的东西,好想找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愿“七堂”将那几般闲事重新带回我们碌碌的生活,点茶、花艺、鉴古、品香、听琴。

虽然不论古今,古代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都是大多数人无法享受的奢侈品,但至少今天的我们,都可以偶尔做一回中式生活美学的践行者。

 

作者 清婉,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学士(最高荣誉毕业,PBK荣誉学会会员),哈佛大学东亚系硕士在读,感兴趣的有艺术史、文学、戏剧、电影等




图:琴人白文松、毛葭苇琴歌弹唱《关山月》


图:琴人赵瑞馨演奏《碧涧流泉》


图:琴人胡辰光担当雅宴主持,谈笑风生


「七堂」言:

什么是雅,自不必多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久经打磨的一种审美体系,也是一种对融入生活当中的,时时处处存在的美学的理解。而宴,绝不仅仅是吃的满嘴流油而已。

我们看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南唐宰相的家宴,描绘的是什么呢?韩熙载击鼓,文人雅士抚掌而歌,琴瑟琵琶,羌管横笛,不一而足,一时的盛会啊,风流蕴藉,而今安在呢?也许就在这里。

我们试着去复活这种“美” ,赤忱而认真,但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是希望能把这种态度,融入当下的生活,也许会是对我们现在这样紧张繁忙的都市生活状态,一个健康的指引或补充。

我们在海外举办雅集,通过对传统雅集的追慕与演绎,在当代日常生活中,分享一份通透灵韵的“中式生活之美”。


我们特意准备了一本留言本。

每一位参加雅宴、雅集的宾客,在雅宴、雅集结束后,都会在上面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还有帮助“七堂”不断进步的建议。

很多年后回头看,应该是一种很奇妙的回忆吧!

因为我们坚信,中国精致通透的生活体验,需要你我,共同创造和实践。




关于7s Art

  “7s Art·七堂”由一群在海外不断分享中式生活之美」的年轻人组成,坐标纽约,足迹遍布美东,举办雅宴,雅集、琴会,茶会,教学等相关文化艺术活动。

本微信号作为“7s Art 七堂”的唯一官方微信,定期推送关于“中式生活之美”的文章和雅宴、雅集等文化活动的介绍,欢迎阅读和分享。

我们成功在曼哈顿举办了一场场雅宴,点击下文标题可阅读


►何时我们才能享受一回原汁原味的中式生活之美?【七堂缘起

【穿越时空】中国士大夫如何开Party?纽约重现“江南士大夫雅宴”!

【纽约怎么玩】谁说极富中式生活之美的“雅宴”不能搬进曼哈顿?

【桃花四月笑春风】雅宴上品茶听曲时,我们究竟享受到了什么? 

►七堂雅集|从汴京到华盛顿,穿越九百年的生活之美

带着琵琶和茶席,最IN最潮SOHO区上演最中国雅宴


       这只是一个引子,我们不会停止追逐梦想的脚步。

       我们在海外分享「中式生活之美」的梦想很大,期待每一位关心中国文化艺术、向往中式生活之美的朋友们的支持。

       如果你支持我们在海外分享中式生活之美的努力,如果你也期待与我们一起为中国艺术文化在海外的深入传播出力;


       感谢分享,期待相遇,我们在等你。


欢迎与我们联系
七堂微信号:qitang-7sart

Facebook:7s art

Instagram:7sart

Email:info@7sart.com




「历经时境迁移,仍能流传播撒的 

 才是华夏文明最为历久弥新的神髓」



长按上方二维码或微信搜索sevensart关注“7s Art”微信公众号,或邮件至info@7sart.com联系我们。我们会在未来,和您分享更多相关文化·活动信息。



1

路过

鸡蛋
4

鲜花
2

握手
1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回复 黑王子 2016-6-3 22:14
很是优雅的活动。从签名看还有几个日本人。
回复 灭绝师太 2016-6-4 09:13
  
回复 宫羽 2016-6-4 12:23
今天天气不好,要不就去了。
回复 brav 2016-6-4 14:47
黑王子: 很是优雅的活动。从签名看还有几个日本人。
one family
回复 brav 2016-6-4 14:48
宫羽: 今天天气不好,要不就去了。
Th ey will do this from time to time
回复 brav 2016-6-4 14:48
灭绝师太:   
  
回复 寒冬开梅 2016-6-26 19:39
brav:   
有历史说,日本天皇是春秋时吴国夫差的后裔。因吴氏家谱记载,夫差三子东逃日本。如愿意,我可转发到论坛。
回复 brav 2016-7-13 22:46
寒冬开梅: 有历史说,日本天皇是春秋时吴国夫差的后裔。因吴氏家谱记载,夫差三子东逃日本。如愿意,我可转发到论坛。
Very welcome to copy it here to forum
回复 寒冬开梅 2016-7-14 14:29
brav: Very welcome to copy it here to forum
  日本皇族竟然是吴姓中国人

  

   2015-11-27 16:04:11赞

  

  吴姓的起源稍稍有点复杂,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第三个起源,出自姚姓。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第五个起源,就是改姓了。

  最近看功德姓氏网的时候,发现了一件让我惊讶的事,日本皇族竟然出自吴姓人。日本与吴国故地隔海相望,国破家亡之后,吴国王室的一些幸存者,到达了日本岛。此后,他们便在这里扎了根。他们给当时落后的日本带来文明的种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为当地民众的首领。这一批优秀的吴姓族人,在日本备极兴旺。它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

  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中国的史书《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都记载了这类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吴姓的后代。这一历史事实,引起了中日许多学者史家的浓厚兴趣。元朝初年,中国史官金履祥在他的《通鉴前编》中提到:“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人海为倭。”不久,在海洋彼岸的日本著名僧人中岩园在《日本纪》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数百年后,到民国初年,吴氏裔孙吴佩孚将军惊奇地发现,他和当时的日本天皇同为吴太伯的第121子孙。

  资料来源:功德吴氏网http://www.gongdexingshi.com/14/site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